三叉神經痛

三叉神經痛為局限在三叉神經分支支配區的一種單側電擊似的顏面疼痛。

診斷基準
A. 突發性一陣顏面或前額痛,為時數秒鐘到兩分鐘。
B. 疼痛至少符合下列四特點
1. 分佈在三叉神經的一或數分支。
2. 突然劇烈、尖銳、表淺戳刺或燒灼等性質。
3. 異常的疼痛。
4. 刺激擊發區或某些日常生活的動作如吃飯、洗臉、

   剃鬍鬚、抽煙、說話及刷牙會會引發疼痛。
5. 陣痛與陣痛間病人毫無症狀。
C. 無神經學症狀。(明顯感覺變差暗示其它病變造成-續發性)
D. 就個人而言疼痛的發作型態是固定的。
病史是最重要的診斷依據、影像檢查排除續發性的疼痛。

鑑別診斷
1. 顳下頜關節脫位                   2. 牙痛      

三叉神經痛患者早期有60%的病患曾接受牙醫拔牙治療過

致病原因
(1) 85%為血管的壓迫神經(多數磁振造影檢查可見壓迫現象)

(2) 10%為腫瘤或血管瘤、動靜脈畸形

(3) 5%為其他原因如多發性硬化症在腦幹產生神經斑、帶狀泡疹。

疼痛機轉
正常神經纖維有髓鞘絕緣保護、
若受血管壓迫(動脈硬化造成血管
方向改變、SCA 80%)
造成神經纖維去髓鞘病變、
使電流短路產生電擊般的臉部疼痛。

藥物治療
癲痛(Carbamazepine-Tegretal)最有效70%、Trileptal同類但副作用較小服用前先檢測基因
Neurotin, baclon, topiramate(頑固型)亦可但皆有嗜睡副作用。
外科治療
1) 經皮神經節燒灼或甘油注射
手術步驟簡單, 長期復發率高(35-68%)。手術併發症痛性麻木可達35%。
2) 後顱窩減壓手術
Jannetta報告411例經1-10年追蹤復發率達20%,有5例因手術死亡。
Apfelbaum報告300例經平均5年追蹤復發率達25%,有3例因手術而死亡。

3) 加馬刀腦部手術
1953年加馬刀發明人Leksell首先治療兩例,經17年追蹤皆無復發。Dr. Lunsford集合全球五大中心展開大規模病例研究、治療結果發表於世界最著名神經外科醫學雜誌JNS,由於效果良好此法是目前已知最安全且有效的方法80-85%效果良好。

加馬刀治療後病程進展

加馬刀手術後最可能的副作用是臉部麻木、與治療劑量,治療儀器有關。
Pollock報告90Gy治療比率可高至45%、一般用70-80Gy約5-10%。電腦刀比率偏高。

影響預後因素(較佳結果):
1.典型三叉神經痛(84%/43%非典型者)-最重要因素、2.較大治療劑量、3.先前沒手術過、4.治療中心接近腦幹。

不同外科方式的治療結果

三叉神經痛患者必須接受影像檢查
黃醫師認為影像用磁振造影MRI較好,因電腦斷層CT對少數病人仍不夠清楚如下例。
案例1.
類上皮細胞瘤Epidermoid cyst
引起三叉神經痛